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动态
本院动态
扶贫路上无轻载 风雨同舟荷担行——记齐医附属一院驻村扶贫干部杨俊
时间:2019-07-08    来源:附属一院    浏览:74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物价科科长杨俊在富裕县富路镇长发村驻村扶贫已经两个多月了,时间虽不算长,但从进村的那天起,他和学院其他两位同事便住进了临时租的平房里,三个大老爷们开始自己洗衣、做饭、烧菜、煮面……


全面了解村里情况 做到因户施策

据杨俊介绍,入驻长发村后,经过座谈、走访、交流,从刚来时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村子的情况越来越熟悉,长发村包括8个自然屯、1174户、3328人、劳动力1950人、耕地62000亩……这一连串的数字他都能准确的脱口而出。

杨俊三人在“住”村后立即对146户贫困家庭逐户走访,逐渐搞清楚了每一户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和脱贫帮扶需求。据走访了解,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有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劳动力致贫。截止目前,长发村所有贫困户虽然已经初步实现脱贫,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但是如何保证不返贫是驻村工作队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如何带动全村致富是工作队的努力方向。

走访贫困户


加强党建工作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入驻长发村后,经过座谈、走访、交流,掌握了长发村的进本情况,针对实际情况,工作队从党建入手,从思想层面抓起,第一项工作就是完善党建。杨俊三人对全村党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据了解党总支党员共69人,下设三个支部。恰逢全国在开展扫黑除恶工作,针对村委会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工作队决定先从思想意识抓起,先后开展两次党课教育,树立责任为公、服务为民的思想,铲除影响村子发展的思想毒瘤。党课要求村两委及所有党员参加,主要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村领导班子,积极开展长发村的和谐发展、带头致富等工作。

开展党课教育


发展小院经济 巩固扶贫成果

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在长发村,每家都有一个院落,平时种些蔬菜供自家食用,并不产生经济效益。工作队三人经过仔细研究,觉得这可以成为当地村民的一个收入增项,但是如何让村民改变一贯“种大田”的意识,将原先毫不在乎的那“一亩三分地儿”变成“摇钱树”,想来想去,只有让他们看到“效益”。因此,工作队身先士卒,在驻地前承包了一块400平米的蔬菜地,犁地、育苗、除草、浇水……这一小块地一共种植了十三种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现所有蔬菜长势良好。经过成本核算,先行租地、种子、育苗成本为950元,经齐齐哈尔城市居民试吃小白菜和水萝卜,反馈效果非常好,预计到9月末小院经济产值能达到3000多元。

同时工作队鼓励贫困户养殖生态鸡、鹅等家禽,到2019年底预售450只,产值45000元。工作队正在研究与市区单位长期合作或实行网上预售办法,让农副产品能够及时销售,达到即解决了贫困户日常支出问题,又解决了城市人吃不到放心又物美价廉生态肉类食品问题。

杨俊在承包的小院耕作


推进项目合作 筑牢扶贫路基

为深入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经过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齐齐哈尔医学院与长发村已经达成协议,以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实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目标。由齐齐哈尔医学院负责提供黄芪品种的种植信息与品种的选择,提供黄芪种植所需要的种子,保证优质种源的供应;提供农药、田间种植技术培训及现场指导等服务;负责黄芪采收后,按市价收购。由长发村农户负责黄芪种植、生长过程的日常田间管理工作。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在黄芪试验田的协商、确定以及后续的沟通帮扶上,转变农户传统的种植观念,让他们接受并乐于种植此类经济作物。现50亩黄芪试验田已经出苗,一旦黄芪试验田种植成功,将会得到大面积推广,明年种植面积将达到500-1000亩,这将为长发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沟通黄芪种植事宜

一路尽是百姓情,一路都是民生事。两个多月来,杨俊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的辛劳和付出被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扶贫攻坚道路上或许多有崎岖泥泞、风霜雪雨,但从杨俊总是面带微笑的脸上看出了他对扶贫工作最真实的感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Copyright ©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版权所有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室制作维护

登录掌上医院
网上预约挂号
省卫生健康委医疗乱象
行风举报平台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