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建党100周年,庆祝全国第五个科技工作者日,5月 24日,庆祝全国第五个科技工作者日暨齐齐哈尔市第十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市图书馆举行。大会表彰了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以及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我院口腔二科主任薛徽博士、药学部副主任崔立然博士、检验科主任徐亚茹教授荣获“齐齐哈尔市第十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哈工大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科协主席谭久彬,市领导孙炜航、姚卿、曲政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薛徽
薛徽,齐医附属一院口腔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同济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2011年-2014年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攻读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2016年-2019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口腔医学博士,入职以来先后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齐齐哈尔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在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荣获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壁报展示一等奖,图片大赛最佳风采奖。
自2016年开始从事酸性细胞外基质蛋白对牙发育及骨发育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在细胞外基质蛋白翻译后的修饰对成骨及矿化方面,完成了“发育-损伤模型-应用转化”的系列研究,在细胞外基质蛋白促矿化、动物损伤模型建立及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of Medicine,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Cytochemistry, Nature Metabolism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SCI和核心期刊研究性文章10余篇,获得2020年齐齐哈尔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1项,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创新激励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2项。
2019年博士毕业后入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建口腔二科。带领其临床团队先后成功开展颌面部创伤急诊急救,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即刻种植义齿修复,复杂种植义齿修复,上颌窦提升后义齿修复,引导骨再生后义齿修复,完全阻生牙拔出等高难度口腔相关工作。
薛徽同志自从工作以来,注重个人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团结同事,与人为善,注重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为患者的利益,与同事联合协作,互相依赖扶持,共同分析病例,互相交换观点,做出治疗决定,有效降低了可能出现的风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诚友善,助人为乐。对患者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何种职业,总能一视同仁。每次为患者做治疗时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结合病人实际,提供适合的医疗服务,不过度医疗。在日常工作中,不推诿患者,视患者为心中的上帝,即使牺牲休息和下班时间,也会保质保量的完成预约患者的诊治工作,完成对患者的承诺,严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拒绝商业贿赂拒收红包,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
崔立然
崔立然,齐医附属一院药学部副主任兼药品采购部主任,医学博士,主任药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通科临床药师。中华中医疼痛学会委员,黑龙江省临床中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药药事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药学会药物安全评价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营养学会营养与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药学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齐齐哈尔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审稿专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青年编委。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19年被齐齐哈尔医学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在卫生行业医、教、研领域具有良好声誉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
作为学科的骨干,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10项。获省部级奖励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4项,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2项;发表SCI等国内外期刊论文23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参编规划教材1部,著作4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近三年主持完成的《TCR信号转导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中作用及BCG-PSN对其干预机制》解决了中医诊疗技术毫火针联合免疫药物BCG-PSN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机制,为中医技术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预防性应用提供循证依据;主持完成的《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等系列课题揭示姬松茸多糖较强的增强Thl型抗体亚类的特性,解决铝胶佐剂疫苗在机体可以激发Th2型免疫应答而无法有效激发Thl型免疫应答的问题,为疫苗的研发提供候选佐剂,成果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齐齐哈尔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参与的课题《齐齐哈尔地区城乡居民甲状腺功能异常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区域性甲状腺疾病影响因素,为本地区疾病的防御及治疗影响因素提供支撑。
热爱科普事业,《漫画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获黑龙江省科技厅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致力于科普教育,科普宣传、科普创作推进公民医学知识科学素质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热爱科学事业,弘扬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积极参与培养本、硕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对留学生全英中医学授课中,秉循“一带一路”理念,传播祖国传统医学知识造福全人类健康,成绩斐然。
积极从事院及各学科科研课题申报指导工作,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建立以“大数据、小场景、微服务”模式,注重创新性和开放性,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渠道,努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徐亚茹
徐亚茹,齐医附属一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齐齐哈尔医学会检验分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检验技术教育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老年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863子课题子计划1项,主持、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获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应用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5部。
抗击疫情勇作中流砥柱,迎险而上彰显使命担当。徐亚茹主任的家距单位步行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但是她已经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蜷缩”好多天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检验科主任,自相邻县区疫情一开始,他就敏锐的嗅到了一丝气息,马上调配科室人手、检测技术培训、生物安全培训、调剂检验耗材、完善后勤保障。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金标准”,检测结果直接关系着新冠肺炎患者的排除和诊断,必须严把标准、严格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徐主任抽调科室6个年轻的骨干技师,负责核酸检测,她每三人一组,每组每天至少工作六七个小时,接收样本、编码分拣、核酸提取、结果研判、出具报告等等。检验人员都采取三级防护,全副武装,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不能喝水,不吃东西,不上洗手间。实验室不能安装空调,防护服里闷热不适,他们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脸上被口罩勒出的红印子生疼生疼的,因为要拧开密闭的试管,尽管带着两层的乳胶手套,手指依然被磨破了皮,关节也开始肿胀。每天从早晨7:00一直工作到24:00,要完成院内院外至少六七批标本的检测工作,从清晨到凌晨,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这些辛苦,徐亚茹主任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始终住在科室,统筹协调工作,为了能让她眼里的这些“孩子们”多休息一会,更是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徐主任主动承担起实验室消毒和清扫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开始为实验室消毒,准备当天需要的物品,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是否到位,不厌其烦的叮嘱要注意安全;晚上所有工作结束后,她还要打扫实验室,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几大袋的医疗垃圾……
谁都知道,实验室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实验室的安全关乎整个医院的安全。徐主任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保证员工不被感染、保证报告及时准确发放、保证实验室安全。八天近两万人次的检验,在徐亚茹主任的带领和鼓励下,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迎难而上,互相加油、互相鼓劲、互相帮助,保证每天及时准确的发出检验报告。
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52岁的徐亚茹瘦弱的身影依旧坚毅,在2020年抗击疫情过程中,她向党组织郑重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这是检验人的职责与使命,她要让这个城市尽快的重启,热闹起来。
以上三位专家获得此项荣誉,不仅是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我院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将激励我院广大卫生工作人员立足岗位,锐意创新,再创佳绩,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