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医附属一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两例脑膜瘤微创切除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启了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新的篇章。

神经外科脑膜瘤微创切除手术
58岁的徐女士在15年前因左侧顶叶功能区脑膜瘤先后两次在外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又进行放射治疗,但遗留下癫痫的后遗症。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语言功能下降,大小便失禁、右侧肢体运动功能下降等症状。家属送徐女士到医院检查,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脑膜瘤再次复发,肿瘤已经生长到鸡蛋大小。但是,徐女士家属不禁想起之前手术治疗的经历,对手术充满了恐惧。7月,病人病情加重,在强行行走时摔伤了右侧手腕,7月末来我院就医时右侧肢体已经完全瘫痪。王宝庆副主任耐心深入的与家属沟通,家属对神经外科团队技术力量有了深入的了解,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决定在我院手术治疗。

医务人员讨论病情
无独有偶,51岁的于女士,11年前患脑膜瘤在外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但病人未规律复查。几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动作不协调,来我院门诊行头颅ct平扫见右侧顶叶手术区占位,考虑脑膜瘤复发,也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专家刘增良带领医务人员查房
这两例脑肿瘤复发患者手术的共同难点是,复发的功能区肿瘤与瘤床紧密粘连,徐女士在放疗后组织粘连更加严重,切除难度更高。针对这一特点,刘增良副院长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共同完善术前检查,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切口,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以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处理方案。

手术进行中
术中,显微镜下的操作扩大了医生的视野,通过显微镜进行瘤内减压释放解剖空间,寻找、分离自然蛛网膜解剖间隙,无牵拉、无损伤实现了肿瘤全切,更有效的保护了脑功能区。其中徐女士的手术难度更大,持续了6个小时,出血仅80ml,堪称成功案例。

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对比
术后两位病人返回病房,在神经外科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患者恢复很快。徐女士瘫痪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目前已经可以独立坐轮椅,预计很快可以恢复独立行走能力。而于女士手术后十天肢体肌力已经基本正常,运动功能良好,行走自如。

恢复中的两位患者
这就是神外科微创手术的神奇效果。目前,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快速发展,以创伤、脑血管病急诊急救手术为基础,陆续开展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神经介入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减压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