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在巴彦的最后一夜,站在宾馆的窗子前,突然发现月亮很圆,星星很多,夜空很美,这座小镇也显得格外的静美。这里的疫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以控制,我们与这里的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之情。我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座城市,并把这些天发生在这里的工作经历逐一梳理,记录下来,但这岂是只言片语所能够表达 …
来到巴彦战疫的24天留下太多难忘的事,结识很多难忘的人,此行无悔,记忆将永远定格这一刻。我和我的26位战友,始终并肩,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不畏惧工作的危险,一直坚持在抗疫一线,无一人叫苦,无一人喊累,无一人掉队。

大姐刘颂47岁,从不接受任何特殊待遇,事事冲在前,起到表率的作用。接到第一次外派隔离点的工作任务,大姐主动请缨报名,与宿鑫结对赶往哈尔滨亚朵隔离点,家里人邮寄的衣物都没来及带走,他们出发的那一刻,我们又多了一份牵挂。
最小的妹妹佳琪22岁,瘦小的身躯,大大的能量,她的家乡就在巴彦镇,离我们的驻地近在咫尺,但是她怕给队伍添麻烦,只字未提相见之事。得知此情我们与援助队伍总领队取得沟通,安排她与家人也特殊的方式相见。在10月6日上午她被分配到她家所在的小区去采集核酸,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同日她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写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留下来,最小的娃,大大的情怀。
盛勇和韩雪是外派隔离点的第二组,驻派尚志亚布力岚音隔离点,因为是临时设置的隔离点,所以情况错综复杂,面临很多问题,他们逐一捋顺,使工作步入正轨,尤其是建立的隔离人员沟通群更是亮点,每天亲切的问候,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状态及时给与疏导建立良好的关系,受到所在点长及隔离人员的称赞,并在齐齐哈尔援助队伍中作经验分享。刘佳、解诗远、王婷婷是最后一组派驻到隔离点工作的,三个人撑起一个隔离点负责全部的工作,他们毫无怨言,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踏实稳重的关鑫是感控小组成员负责驻地消杀,为了保证消杀效果她制定了规范化流程,利用有限的条件,保证驻地消毒隔离效果;机灵古怪张莉是心理小组组长为对内队员进行心理调适培训,并代表附属一院在齐齐哈尔援巴彦医疗队中做《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培训,反应很好;能干忠厚的彭薇担当起物资调配的任务,定期为大家分发生活物资及防疫物资;富有文采的李楠负责队里文案的收集和整理;还有就是我们这支队伍中的四位(漆毅、刘佳、解诗远、刘洋)高智商、高情商、吃苦耐劳、有担当而且帅气的四位男战友,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苦活、累活、难活都包揽下来,或是披星戴月的早出晚归,或是奋战整夜的辛苦付出,或是异地执行任务…此时我没有合适的语言能表达出这份心疼与感动;开朗外向的姚莎莎、王晓彤、崔景乐,沉着冷静的张磊、王雪、卫爽、温媛媛、孙艳萍,善解人意的王婷婷、李丹阳、倪宏、马晶,我的每一队友都是那么出色优秀。
26人的支援队伍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不可或缺,互帮互助。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坚守同一份信念,大家各尽其能,各显其才,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努力完成每一份工作。一条心、一起想、一起扛,把我们的脚印、汗水、泪水,留在这座美丽的小镇。24天让人感动的事太多了,在感动他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着。临别时送行、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微信的一句句道别祝福,都传递着巴彦人民对医疗队工作的认可和深厚的感情。在这里还要感谢家里坚实的大后方,学院领导、医院领导的关心、家人的支持与理解,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战斗在前方。我们用实际行动不辱使命,圆满完成这次援助任务,获得最终的胜利,绽放美丽人生!
当再回首这段往事,留给我们的是战友的情谊,无悔的选择和一份职业的骄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所有人平安与幸福!
齐医附属一院医疗队陈珊珊
写于巴彦县今悦宾馆
2021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