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软组织肿瘤及骨病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
陈阿姨今年岁,自述左膝疼痛已经3年了,痛不堪忍,已经影响到休息、行走和日常生活,辗转多家医院、尝试多种治疗后都没有明显好转,近8天来疼痛明显加重。
这事还要从血液、透析内科文东虎主任说起,陈阿姨因为尿毒症已经在我院治疗和透析了16年,对我院有着深厚的情感与信任,因此就将左膝疼痛所受的百般折磨向文东虎主任倾诉,并寻求帮助。文主任了解陈阿姨的病情后,找到骨外科四病区副主任王雪峰会诊。

王雪峰副主任会诊中
在阅读了既往的核磁共振、x线、CT等检查后,聂卫国主任与王雪峰副主任详细分析了陈阿姨的病情,初步诊断为“胫骨近端骨梗死”。因为病人痛苦异常,为缓解以及进一步证实病人的疾病情况,需要及时对病人患处进行穿刺处理。

聂卫国主任与王雪峰副主任讨论患者病情
王雪峰副主任介绍说,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骨病损的正确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者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被视为金标准。手术前获得病人的病理诊断对于指导手术及放化疗方案的制订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获得术前病理的手段传统方式为切取或切除活检,患者的痛苦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费用较高,破坏肿瘤包围带和软组织间室,容易出现癌肿的播散及病理性骨折。我院开展的CT引导下骨与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技术,该技术患者痛苦小,穿刺活检全程实时监控,对穿刺过程中的进针、针道、取材部位等全程可见,取材准确性好。可以实现一孔多次穿刺取材,避免标本量不足的缺点,不仅满足了病理学诊断的要求,也可供免疫组化以及电镜检查的要求,更能满足基因检测的需要。该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无癌肿脱落播散可能,正常间室屏障受干扰小,较少造成病理性骨折,由于全程实时监控对穿刺路径上的重要组织结构能清晰显示,因此能有效的避免重要器官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充分沟通及征得陈阿姨与家属的同意后,12月18日下午,在影像中心孙生健医生的密切配合下,王雪峰副主任顺利完成了特色微创诊断手术——胫骨病损穿刺活检。术中大体病理证实病人为“胫骨近端骨梗死”,同时将所得标本送检,待进一步明确诊断后,以指导后续治疗。由于穿刺活检的同时对骨破坏区域进行减压,手术后陈阿姨左膝关节疼痛立即得到缓解,一家人非常开心满意。

术中CT引导定位穿刺,精确穿刺病损部位。

CT或彩超定位后进行定位点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充分后,进行活检针穿刺

旋取标本

一次可取出2-4cm长度标本,视活检需要可一孔多次旋取足量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