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平行病例,一行写病,一行写情。4月22日,齐齐哈尔医学院首届平行病历书写与演讲竞赛在附属二院临床技能中心多功能厅举行。齐医附属一院共有十名选手参加,其中肿瘤内科刘佳获得一等奖,血液透析室王越获得二等奖,其余选手获得三等奖。
用爱坚守“肾斗士之家”
齐医附属一院 血液透析室 王越
齐齐哈尔医学院首届平行病历书写与演讲竞赛 二等奖
我是一名护士,当我戴上神圣的燕尾帽,穿上洁白的护士服,就注定了要怀着满满的爱心,微笑面对所有病人……

2021年,是我在护士岗位工作的第十年。这一年因工作需要我成为了一名血液透析室护士。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朝入血透,终生血透人。”血液透析室,堪称医院最低调、但又是最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科室。这里没有门诊大厅的人声鼎沸,没有急诊科的步履匆匆,有的只是说话轻声细语的医护人员以及沉睡或沉默的病人。这里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还是逢年过节,疫情肆虐,医务人员都像钉子一样固守在岗位上。一桌、一床、一透析机为一个透析单元,承载着特定患者的生命相托。透析患者的体外循环管路里,有近200ml的血液,以至少200ml/min的速度在不停地运转着,“只要患者的血液1min没回到体内,我们的心1min都不能放下!”我们时刻守护在她们身旁。他们看似是脆弱的,但又是最顽强的,在我们的看护下、家人的照顾下,他们倔强地与命运抗争。抗疫冲在前,透析守阵地,即使全城封控,即使没有交通工具,他们步行也要坚持每周三次透析,我们、家属、患者是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个大家庭里,赵某,是一位退休干部,他精心照顾老伴透析16年,平时总是乐呵呵的,从没见他发过脾气,是一位热心肠的老人家,大家都尊称他赵叔。他总是力所能及的去做一些事情,“轮椅气不足我补气了” “有个螺丝松了给我螺丝刀子拧拧” “谁的费没交我去!没事,我顺道!”“我去市场了谁有啥需要买的”“下来取西瓜大热天的”……虽然很平凡,但却能够触及到人心的柔软。“你阿姨今天应该做血滤吧,你是不是忙忘了” “没事没事下次做,一样”,他总是这么善解人意。他很细心地在家里将剪裁好的纸条放在体重秤旁小盒子里,方便肾斗士们记录体重。他常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关某某,46岁,孑然一身,但却少见的风趣,他是我的第一位病人朋友,也是我的病人老师,我称他为关大哥。记得我给他第一次做动静脉内瘘穿刺时迎来的是他的鼓励而不是拒绝,他透析12年,动静脉内瘘已形成假性动脉瘤,为了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将纽扣式穿刺改为绳梯式穿刺,更换了新的穿刺部位,有的病人会因疼痛而不接受,但他总是笑笑对我说:“就按你的新方法扎吧,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配合你”。有一次在他透析3小时10分时突然出现了下肢肌肉痉挛,要求提前下机,我连忙过去降低超滤系数,并劝说他:“再坚持一下,我帮你按按,不然透析不充分,超滤量少,会心衰的”。可没过多久,他却暴躁地喊:“快让我下机!”,我很震惊也很无奈,为他回血下机时他的情绪渐渐恢复了平静,因痉挛带来的疼痛令他坐立难安,我连忙帮助他拉伸肌肉,辅助肌肉按摩,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脾气,但我真的挺不了了,她们都知道我这样,抽筋了就得赶紧下机”我表示理解,是我低估了病人的疼痛程度,也高估了病人的承受力。他因缺少家人照顾而逐渐出现低蛋白、贫血等营养不良的症状,透析过程中也总是出现低血压和肌肉痉挛,导致超滤经常达不到干体重,心脏容量负荷增加而最终诱发了心衰。很不幸,后来虽然增加了透析次数,但他仍是因严重的心功能衰竭离世了。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有时,一个举手之劳就能够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美好、更温暖,给需要的人帮助和鼓励,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给世界温暖!
渐渐地,我融入到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特殊的科室,特殊的病患群体。
小张,23岁的大男孩,家住在农村,是个唐氏症患儿,他总是憨憨的笑,这里的人都很喜欢他,每次来透析时见到我们都会拉着长音说:“又……看到你,呵呵”,伸着手臂让摸摸,然后就满意的笑了。农忙时父母不能陪伴,司机只负责接送他,其他的护理都由我们来做,穿、脱衣服和鞋,喝水吃零食,心情不好还挑人呢。有时司机来晚了,他也会关心地说:“你走……我等”。爱是淳朴的。
小丹,39岁的大姑娘,精神分裂症,家中还有个中风的父亲,全家的生活起居均由她母亲照顾着,她不控制饮食,总是喝饮料,每周4次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因肥胖和高血脂总是发生堵塞,先后共换了6次,每周还要1-2次溶管,才能勉强维持透析,延长生命。高额的费用,加之经常走失,她的母亲时常歇斯底里地发泄,有时我问她:“您有想过放弃吗?”她说“想过,但我做不到”爱是无私的。在透析过程中,一有不高兴或不舒服时就会突然大喊大叫,有的患者在熟睡中就会被惊醒,但却没有一人抱怨。护士长私下调研过,大家对收治这样的病人有什么想法,大家都说:“不透析就没命了,精神病人也是人,都不容易,理解的”。爱是包容的。
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为透析室里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我们成为了朋友,也成为了“一家人”。
作为血透室的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更要有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视病人为亲人,不怕脏、不怕累,给予他们最大的关爱。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上去平平常常,却又极为特殊,他们满怀着对生命的渴望,因为死亡无时无刻不对他们虎视眈眈。他们就是血透患者,而我们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血透室护士,这里是我们割舍不掉的家!
我是一名血液透析室护士,我将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体会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我爱我的职业,无怨无悔。

王越 中共党员 齐医附属一院血液透析室副护士长 主管护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首届平行病历书写与演讲竞赛二等奖
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在研市科技局攻关项目一项;
荣获全市优秀护士、院先进工作者、院优秀护士、临床急救护理技能竞赛二等奖、健康科普微视频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