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医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在1954年医院建院之初即成立,始终为辖区百姓的身体健康贡献力量。消化内一科传承并发扬老一辈医护人员立德立仁、无私奉献的精神,精医术、护健康,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置合理,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1人,护士9人。2018年以后,陆佩东副主任,自哈医大二院进修后,打破传统思维,引进新技术,带领全科开展EMR术,热活检钳电烧术,以及尼龙绳等多项微创技术,为齐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科室合影
12月7日,自“新十条”颁布以来,新冠肺炎患者骤增,消化内一科响应医院号召,积极行动起来,收治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全科医护人员团结一致、精诚为民,在相继感染的情况下统筹协调,克服一切困难,即便自身发病,也轻伤不下火线。陆佩东副主任发热达到38.6℃,周身酸软无力,但是一想到下午还有10余个胃肠镜需要做,口服一粒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坚持把工作干完。截止目前未休息一天。


陆佩东主任为患者查体
医生苑凤昌、张宏佳、孔令微、张翀、何佳欢带病坚持工作。张翀医生,高烧40℃达4天之后,中度发热又达5天,为了不给科室其他人增加负担,在还发热的时候带病上岗,坚持为患者服务。本就有腰间盘膨出的张翀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夜班的时候,从走廊的这头走到那头,大约需要10分钟。苑凤昌老师,自身年龄偏大,有高血压、糖尿病,“阳”了后没有多说什么,烧退即毅然补充科室的缺口。张宏佳、孔令微两位医生家里孩子都小,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在自己也发热、咳嗽、周身乏力的情况下,为了广大患者,为了科室的正常运转,放下家庭的重担毅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何佳欢是一个年轻的医师,家住市里,“阳”了后就住在科里,努力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医务人员合影
护士长马丽雅,在新冠面前,没有退却,由于护士纷纷病倒,1人挑起两个科室的管理、护理等任务,每天晚上8点以后才能回家。护士王佳已怀孕3个月,在病房坚持工作,没有提出请假需求,直到最后自己也“阳”了,同事们问她:“你不怕发病吗?”她说:“我也怕,但一想到,大家都累倒了,还有那么些患者需要处理,我不上,谁上!”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好的护士。还有姜萍患有腰间盘膨出,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围上护腰,吃上退烧药,接着工作……。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护士长马丽雅护理患者

护理团队合影
同时,消化内一科还承载着医院消化急诊、重症、会诊工作,大家团结一致,患者随叫随到,共同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说过“我不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不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不信,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消化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在疫情面前,没有喊苦,没有胆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这是一支团结奋进 无私奉献的队伍。